相关数据包




原创 宝山疾控 宝山疾控 上海
拒
绝
红
眼
科学防范“红眼病”
6-9月是红眼病流行期
眼睛红的像兔子
一人中招,全家变红眼
这个病潜伏期短、传染性极强
拒绝“红眼”
一起来学习如何科学防范!
一、红眼病是什么?
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“红眼病”是通俗的讲法,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(Enterovirus type 70,EV70)、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(Coxsackie virus,CA24v)引起,四季均可发病,以夏、秋季多见,人群普遍易感。
该病潜伏期短,传染性极强,易在学校、工厂、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暴发流行。
二、感染了红眼病,
眼睛会有哪些 “信号”?
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,请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:
●眼睛发红 ●眼睛发痒、刺痛 ●眼内有异物感 ●畏光流泪 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
可出现睁眼困难,且有异物感、奇痒或灼热感,少数还会出现头痛、发热、耳前淋巴结肿大、滤泡形成,甚至膜状物附着等伴随症状。
三、红眼病是如何
“找上” 眼睛的?
“红眼病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,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患者。
1. 直接接触传播
红眼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。当与“红眼病”患者直接接触,如握手等,不及时科学有效洗手则可通过揉眼睛等动作而感染。
2. 间接接触传播
接触了红眼病患者使用过的毛巾、脸盆、手帕、眼镜等物品,再用手触摸自己的眼睛时,就有可能被感染。同时,公共场所的门把手、桌面、电梯按钮等也可能是传播病毒的“媒介”。
3. 经水传播
“红眼病”也可以通过受污染的水传播,例如在公共游泳池游泳时,接触了被污染的水。
四、感染红眼病,
做好以下几点:
及时就医:一旦出现症状,要尽快去医院就诊,医生会根据病因(病毒或者细菌感染)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。
注意眼部卫生:患者要勤洗手,不要用手揉眼睛,以免加重感染。同时,要单独使用毛巾、脸盆等个人用品,并定期进行消毒。
避免传染他人:红眼病患者在治愈前,要尽量避免去学校、理发店、浴室、游泳池等公共场所,不要和他人共用个人用品,以免疾病传染给他人。
居家隔离七天:发病一周后去医院复诊,痊愈后方可返岗、返校。
五、做好这些事,
远离红眼病
总结
勤洗手;
不用脏手揉眼睛;
个人用品不要与他人共用;
公共场所毛巾要高温消毒;
学校、托幼机构加强晨检;
高发季节游泳,佩戴泳镜,及时清洗;
出现红眼病症状及时就诊。
重点!校园防病“2招”
1
严守四点,校园无病例
一、托幼机构及学校规范落实晨检制度,发现有异样症状或疑似病例,暂停其入园或入校。
二、培养学生养成勤洗手、不拿脏手揉眼、毛巾脸盆单人单用的个人爱眼卫生习惯。
三、单位职工完善实时健康巡查制度,一旦发现病例,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,居家治疗休息。
四、定期对学习生活环境内的公共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。
2
校园有人员中招,四步走处理
一、在校期间如出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症状时,应立即报告校医,并暂停集体活动和与他人接触,如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就医,并遵医嘱用药及休息。
二、经确诊为“红眼病”的患者,隔离期不得少于7天,主要症状消失即可解除隔离。
三、学校或托幼机构如果发生聚集性疫情,应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要求病例居家或宿舍隔离。
四、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,注意保持教室和宿舍良好通风,加强清扫和消毒,做好校内公共场所、公用物品等重点环节的消毒工作。
原标题:《一人中招,全家“眼红” | 注意!这个红眼是病》